一、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1977—198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东方》;莫应丰,《将军吟》;姚雪垠,《李自成》;古华,《芙蓉镇》;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李准,《黄河东流去》;张洁,《沉重的翅膀》;刘心武,《钟鼓楼》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路遥,《平凡的全球》;凌力,《少年天子》;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刘白羽,《第二个太阳》;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陈忠实,《白鹿原》;刘斯奋《白门柳》(一、二);刘玉民,《骚动之秋》。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张平,《抉择》;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熊召政,《张居正》;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柳建伟,《英雄时代》;宗璞,《东藏记》。
二、江南茅盾文学奖作品?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8月16日在北京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活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5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有关人士认为,五部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想法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盛提高的态势。
据悉,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
三、茅盾文学奖作品2020?
“2020茅盾文学奖”即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5—2019),获奖篇目包括:
1、《人世间》(梁晓声)
《人世间》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于2017年12月首次出版。
《人世间》分上中下三卷,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提高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提高的“光荣与愿望”,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
2、《牵风记》(徐怀中)
《牵风记》是现代作家徐怀中创作的长篇小说,2018年发表于《人民文学》。
该小说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讲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却在19岁不幸牺牲的壮烈故事。
小说围绕着三个人和一匹马的故事,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以特别的胆略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为大众展示了牺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伟大,描绘出了普通人丰盛的灵魂全球。
3、《北上》(徐则臣)
《北上》是作家徐则臣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18年。
该小说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许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灵魂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智慧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全球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灵魂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
4、《主角》(陈彦)
《主角》是陕西作家陈彦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刊发于《人民文学》2017年第十一期。
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
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
5、《应物兄》(李洱)
《应物兄》是李洱创作的长篇小说,首发于2018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卷和冬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盛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智慧分子生活画卷
四、人民文学奖怎样参加?
找读书会或者参与某个协会的投稿,主要是投稿就好。
长篇小说要参加民族级各类文学评奖,最起码你的作品要有可读性,无论人物形象还是故事务节都能打动人,能渲染出时代的特征。你的作品在参与评奖前有没有发表过,如果发表了,如果作质量量高,影响大,毋庸置疑地会被推举进候选名单中的。如果没有发表,你也可以参加评奖活动,然而你必须要有十足的底气,否则结局多半会令你失望的。有勇壮参加民族级的文学评奖活动,你的作品一定要是杠杠的。
五、姚雪垠文学奖获奖作品?
姚雪垠,男,原名姚冠三,当代著名小说家。
他在逆境中开始写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曾获日这篇文章小编将部省、外务省发的文化奖。第二卷于一九八二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自成》被译成日文,英文,法文等外国文字,在国际上影响巨大。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李自成》这篇书入选新中国七十年七十部长篇小说典藏。
六、1954年 贝尔文学奖作品?
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由于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老人与海内容简介: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经过两天两夜之后,老人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该作品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虽然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质量,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壮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灵魂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七、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都市风流》内容简介:茅盾文学奖四年一届,获此殊荣的长篇小说层出不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感谢获奖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和出版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杰出作品。
八、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有哪些?
第一届(1977~1981) (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东方》 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将军吟》 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芙蓉镇》 古华 第二届(1982~1984) (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张洁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1985~1988) (1991年,五部长篇小说,另外有两部作品获得荣誉奖) 《平凡的全球》 路遥 《少年天子》 凌力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 萧克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 (1997年,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 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白门柳》(第一、二部) 刘斯奋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1995~1998) (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 张平 《尘埃落定》 阿来(藏)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第一、二部)王旭烽 第六届(1999~2002) (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 熊召政 《无字》 张洁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东藏记》 宗璞 第七届(2003~2006) (2008年,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 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第八届(2007~2010) (2011年,五部长篇小说) 《你在高原》(10册)张炜 《天行者》刘醒龙 《蛙》莫言 《推拿》毕飞宇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九、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有哪些?
1.《孤独与深思》
《孤独与沉思》是由法国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创作的诗集,19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正如瑞典文学院对他的评价:“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求、无法驱散的疑虑和忧伤,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些作品形式完美,措辞严谨,并富有一种精雕细琢的审美”
2.《吉檀枷利》
印度诗人泰戈尔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想法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3.《名人传》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4.《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它一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的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海明威热”。
5.《红高粱》
《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鳌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
十、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由于某一部作品,而是对他所有作品的一种褒奖,包括《红高粱》、《檀香刑》、《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师傅越来越幽默》、《蛙》等所有作品。正如2012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官网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里面的一章节,来介绍莫言的作品。